文章叙述了也谈中小企业做绩效考核为什么总是容易失败相关文字、图片、最新资讯等各方面信息。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失败是非常正常的事,不仅如此,大企业成功的也不多。为什么呢?主要是:第一,这些企业不懂什么是绩效考核,有指标,有惩罚并不是真正的绩效考核,它仅仅是绩效考核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真正的绩效考核是一个过程,很多的东西是在过程中的。第二没有专业的绩效考核人员,不知道如何做绩效考核;第三管理人员绩效素质低,或有些人,根本就不懂、不会,以至于绩效考核无法落地;第四是领导不重视,只看指标,只要结果,使绩效考核成为瘸腿工程。我帮助企业做了多年的绩效考核指导工作,这仅是一点体会,供你参考,内容是很复杂的,在此一时也说不清楚。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第一、有战略,但执行不力,贯彻不彻底。面前,企业最流行的就是战略,有长期的、中期的、短期的。但往往是空洞的设想和规划,却没有执行规划的详尽路线图和时间表,最关键的是没有保障规划实现的具体措施,因此,所谓的战略就是流于纸上的“宏伟蓝图”罢了。

  第二、有目标,但压力不大,落实不到位。很多管理部门都习惯于到时下达目标,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上级向下级下达目标、下级再向下级下达目标,目标成了空洞的数字而已,不能将目标逐时、逐项、逐人分解落实,因此压力不能层层传递下去,目标成了一纸空文。

  第三、有组织,但条块分割,本位主义。随着企业的发展,部门越来越细化、职能越来越分解,但组织的紧密性却越来越差。各部门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衔接越来越不顺畅、沟通障碍明显、协作成本增加、内耗变大,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第四、有制度,但监督不严,有人钻空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管理的需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沉积大量的规章制度。制度越多越复杂,执行起来往往找不到参考标准,容易流于形式,产生“多头”管理,因此监管很难。看似规范、法制化的管理却最没有可操作性,容易有人钻空子。

  第五、有流程,但存在扯皮,效率低下。为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建立了大量看似完善的生产、工艺、财务、服务等流程,但却没有建立起流程之间的有效控制系统和内部客户链关系(即下道流程是上道流程的客户),出现流程之间的脱节和扯皮,致使效率低下。

  第六、有人员,但人心涣散,貌合神离。企业壮大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凝聚人心。企业容易形成管理真空。企业要避免这一点,就要真正做到“将支部建在连队上”,也就是要把企业的文化建设放在基层、放在每一个班组,让员工当企业的主人,凝聚在企业的周围。

  第七、有绩效,但流于形式,奖罚不力。企业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是好事,但企业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后会出现使奖罚流于形式的现象。绩效往往会变成隔靴挠痒,考核的多是软指标,没有真金白银来得实际。企业管理信奉的是以数字说话,真刀真枪、奖罚分明。

  

  读了文章也谈中小企业做绩效考核为什么总是容易失败有什么相关的感受或者感悟没,都可以联系我们叙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